●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輪胎分會秘書長 蔡為民
2011年年初預測全國輪胎產量大約4.78億條,增長8%左右,其中子午胎大約4.1億條,子午化率86%。但從上半年情況看,應對年初預測作相應調整。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部負責人最近指出:在國家經濟增長方式轉型和產業結構調整的新形勢下,汽車產業應順應這一趨勢,改變粗放型的增長。許多輪胎企業放緩增長速度,這是符合實際的理性心態,相比前兩年的高增長,輪胎市場需求回歸理性,需要練習內功,進入市場結構性調整期。當前輪胎市場增速放緩屬于結構性市場回落,對此,應形成共識,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:
1、行業和企業要深入落實《輪胎產業政策》和輪胎行業“十二五”發展規劃指導綱要。進一步把握機遇,調結構、轉方式,科學發展,推動技術創新,實現關鍵技術的突破,增強國內外市場競爭能力。
2、行業和企業一起認真落實國家發改委修訂并發布的2011年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。主要有三類:第一,鼓勵類,高性能子午胎[包括無內胎載重子午胎、低斷面和扁平化(低于55系列)、大輪輞高性能轎車子午胎(15寸以上)、航空輪胎及農用子午胎]及配套專用材料、制造設備,新型天然橡膠與應用。天然橡膠及杜仲膠種植。第二,限制類,新建斜交巨胎。第三,淘汰類,50萬條/年以下的斜交輪胎。通過落實目錄條款,進一步提高輪胎產品檔次。
3、推動企業積極開展“輪胎行業質量提升活動”。針對當前輪胎行業質量現狀,國家質檢總局、國資委、工信部和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共同組辦,并采取政府倡導、協會推動、企業為主、社會監督的方式進行質量提升活動,活動內容有15項很具體,活動安排分宣傳布置、組織實施、總結驗收三個階段,活動目標是建立輪胎企業責任體系、誠信體系、追溯體系。通過活動建立輪胎產品長效機制,促進輪胎行業以質取勝,科學發展。
4、協會與企業一起繼續加強經濟運行的監測分析,針對生產經營中出現的熱點、難點問題,適時召集相關企業分析研究,提出解決問題的意見和措施,召開經營工作會議,推動行業經濟有效運行。(原載《中國輪胎》第16期)